湖北工业大学2024年艺术类招生简章

  杏彩体育官网注册湖北工业大学创建于1952年,坐落在武汉市南湖之滨武汉创意产业聚集核心区,现有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国际学生近1000人。学校现有56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计学等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食品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工程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校是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一本高校,是艺术考生首选、中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艺术设计院校之一,在区域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起着示范作用。“学设计,到湖工”已成为我校特色鲜明的设计教育品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学校设计学类专业分三个学院开展招生培养,2024年面向湖北、北京、河北、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等省(区、市)招生,预计招收600人左右。

  艺术设计学院创办于1978年,是国内首批理工科院校创办设计学专业的院校之一。1996年在省内率先获批设计学硕士授权点,2008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批艺术设计硕士授权点,2012年获批教育部中美合作办学单位,2018年加入“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021年获批国家首批新文科改革与实践项目,2023年获批国家留基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是湖北工业大学国际化示范学院。学院现有“湖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化设计研究中心”和“湖北省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设有11个学术带头人核心(PI)工作室。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评级为A,公共艺术专业评级为B+。

  本专业注重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信息与交互的度融合,培养学生对信息可视化、品牌形象、包装系统、广告、出版及数字媒体等核心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介的视觉语言及系统化设计思维进行设计实践,掌握设计策划、设计管理与设计研究能力,与交叉学科共同完成整体创意设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面向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战略、地域特色与文化传承等社会创新设计需求,通过建筑艺术、景观艺术、室内环境、商业展示空间的设计知识与技能学习,融合绿色创新设计理念,培养具有科学与艺术视角、国际化与本土化双重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聚焦地域文化、生活美学、新媒介艺术等设计领域,结合传统工艺与新材料、新技术,围绕公共艺术策划、艺术品设计与制作、综合材料与空间设计、手工艺与空间装饰设计、民间工艺传承与设计创新、工艺美术创作(漆艺、陶艺、纤维、玉雕、琉璃)等方向,培养具备系统整合能力和艺术跨界设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本专业经教育部批准由湖北工业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联合举办,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掌握中西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观念、方法和技能,能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广告策划、双语创意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学院是国内高校首个以“数字艺术产业”命名的现代产业学院,拥有在国内高校中领先的虚拟制片摄影棚、录音棚和混音棚等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与行业头部企业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围绕动漫、游戏、影视、虚拟现实、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艺术等开展产业研究,布局元宇宙,推进“以项目为中心”的产业实践训练,打造数字创意教育高地和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学院获批国家首批新文科改革与实践项目,是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入选院校。学院现有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2个本科专业(共4个专业方向),其中数字媒体艺术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评级为A。学院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在2023年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方向培养掌握动作捕捉与动作数据修复技术,能使用IK、骨骼系统制作复杂角色动画,从事三维动画动作设计、游戏动作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本方向培养从事项目、次时代游戏项目和现代游戏项目的策划管理、形象设计、制作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工业设计学院源于1978年创办的工艺美术系,是国内首批理工科院校创办产品设计专业的院校之一。学院以“艺、工、理协同创新发展”为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深厚工程背景的优秀“工业产品设计师”和“工业设计工程师”,学生荣获国际红点、IF等大奖30余项、国际包装设计大赛(PENTAWARDS)“NXT-GEN”全球唯一金奖、国家级奖项200余项、省部级奖项700余项。现有设计学、艺术设计MFA、工业设计工程3个硕士学位点,产品设计和工业设计2个本科专业,其中产品设计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评级为A,工业设计为湖北省一流专业。学院拥有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一流(精品)课程,1个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